直播干货 | 玮仕全球课堂文学课——“2019-nCov”下,我们同读《鼠疫》

Jun 09, 2020

“知识无界,共享地球”,玮仕全球课堂文学课——“2019-nCov”下,我们同读《鼠疫》于2020年5月9日顺利开播。两位IBO中文的奠基人,IBO大学预科项目总考官,课程审核和教师培训的担纲者蔚政伟博士高小刚博士携手玮仕集团上海WES国际课程中心执行校长闫潞霞博士以IBDP文学新大纲(2021年首次全球考试)中的三大领域为基点,以法国文学巨匠卡缪写的存在主义代表作《鼠疫》为例,引经据典、妙语连珠,同台讨论“2019-nCov”之下“真实的虚幻”。


以下是直播内容精彩摘录

P:玮仕全球课堂文学课精彩部分

闫:闫潞霞校长

蔚:蔚政伟博士

高:高小刚博士


P1:导读

闫:各位观众,各位屏幕前的新老朋友们,大家好。感谢大家在这个周六的晚上来到玮仕全球课堂。我们非常荣幸邀请到两位IBO中文大家。我们今天共读的一本书是《鼠疫》。

这本书是法国作家加缪写的长篇小说。该书描述了北非一个叫奥兰的城市在突发鼠疫后发生的种种故事,描写了一种“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大无畏精神的真正勇者。

作家蒋方舟曾经说过,“这是一部无论篇幅、题材、文笔和主题都无可挑剔的小说。”这部作品既有深远高阔的精神境界,又充满了对人类命运与现实生活的苍凉感。

在今天新冠肺炎全球肆虐的时候,我们为什么要同读《鼠疫》呢?我们不但要着眼于这部作品宏大的背景,深层的寓意。同时也希望大家在共读的过程中得出共识:面对荒诞,最重要的就是承认并且正视荒诞;同时保持谦逊、低调的态度,不夸夸其谈,坚持脚踏实地。无论对学术、对作品、对教育,对人对事,这都是我们的坚持。


P2:为什么要阅读《鼠疫》?这本书意义何在?

蔚:我们为什么要选《鼠疫》和大家分享呢?我想以当代美国文学评论家哈罗德布鲁诺说的,关于文学批评的三条标准作为开始。他说他认可的批评标准只有三条, 审美光芒、认知力量和智慧。当年瑞典皇家学院授予加缪诺贝尔文学奖时对他评价说“加缪热情而冷静地阐明了当代对人类良知提出的种种问题。”我们可以从三个角度对这个评语进行解读,一个是热情而冷静,一个是当代人类良知,还有一个是种种问题。从这三个维度可以进行一些解读。

今天这个访谈不是哲学课,也不是文学欣赏课,而是围绕IB新的教学大纲,如何把作品放在教学当中进行实践,从这个角度与大家做一些分享。

加缪获得文学奖以后震惊了法国文学界。他是法国20世纪文学史上最为年轻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但是三年以后很不幸因车祸去世,令世界再度震惊。当时法国的文化部长对他这样评论,‘加缪的作品始终与追求正义紧密相连的。’引用美国作家苏珊和桑塔格的话:“如果卡夫卡唤起的怜悯和恐惧,乔伊斯唤起的是钦佩,普鲁斯特和纪德唤起的是敬意,那么加缪唤起的是爱。”

加缪从小在阿尔及利亚长大。童年不幸,父亲早逝,母亲单独把他培养大,17岁得了肺结核,后来在二战期间参加了反法西斯的地下抵抗运动,这些信息很重要的。到了1942年发表了他的成名作《局外人》,首次在书中提出存在主义关于荒谬的概念,让他一举成名。所以我们今天谈《鼠疫》必须要和他其他的作品进行一些相应连接,因为他们都是对他的整个思想体系和文学追求的完整体现。

学《鼠疫》不能单独讲这本书,还要看他其他的书,他因为《局外人》成名以后,当时巴黎文坛的存在主义阵营向他敞开了大门。当然加缪本人对这个存在主义标签是不喜欢的,用中国作家李尔的话说:萨特是一个存在主义者,但一定程度上他是一个主义化的人,一个比较热衷于将自己标象化的人。

加缪正好相反,他否认自己是存在主义者,也不愿意被主义,被意识形态化了,他说只有这样,作为作家才能保持一定的批判性。尽管加缪生活不幸,但即使在绝望的处境下,他始终坚持真理和正义,这种大无畏的反抗精神,让他成了一代人的精神导师。所以他的作品一方面是荒谬的,另一方面是反抗的。

说到存在主义,我们做一个简单的梳理。首先我们回到尼采、海德格尔,还有现象学宗师后塞尔等等。尼采有一句很有名的话,“上帝已死”。19世纪末,欧洲社会启蒙运动正发着理性的光芒。但尼采凭借自己的直觉,看清了人类的未来。他说,“人将会逐步走向虚无,所以说上帝死了,是我们杀死了它。”他的反宗教、反理性的态度是很明确的。因为他认为宗教和理性的本质是一样的,两者同样伪造了世界的结构和价值。那么既然上帝死了,西方文明由此而建立的种种宗教和道德系统就没有意义了。

后来法国思想家更加极端,他说:人已经死了,一方面自然科学对人进行构建和强化,另一方面又不断受到精神分析学,人种学,语言游戏的解构和消解,所以人类已经从自然唯物角度的肉体被功能性和生产性代替。也就是说这些背景是很重要的,它说明了存在主义当年为什么会那么受欢迎。

说到存在主义,就有必要说说萨特,萨特当年当过兵,后来被俘,在监狱中读海德格尔的著作,最终自己成为了存在主义的集大成者。他的存在主义,也跟我们如何解读加缪的几部作品有关系。

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三个要点:第一存在先于本质,就是说人先有自己,然后才有了自己的一切延伸。人先有存在,经过我们不断选择,我们才会变成我们所要的人,所以存在先于本质。第二,在他的存在与虚无当中,世界是荒谬的,人生是痛苦的,正因为世界荒谬,人生痛苦,我们人才需要寻找出路,这是第二点。第三点也就是他的存在主义的核心,人生选择,也就是说人生在世,人不是一个已做成的东西,而是需要不断造就自己,不断将自己的个人意志作为选择,否则的话,人就会失去自我。

有人说存在主义是一种非常悲观的哲学,那么萨特对存在主义是对人道主义的解读做了回复。存在主义不是一种悲观哲学,而是在承认虚无的同时要面对虚无,寻找出路。在我们阅读加缪的作品时也能找到一些线索。他说希望是人的一部分,这就想起叔本华哲学中的生存意志,甚至我们追溯到莎士比亚在《哈姆雷特》中的著名的发问‘生存还是毁灭’等等。所以萨特说存在主义不是悲观哲学,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

他说的”他人就是地狱“,并不是笼统地指他人就是地狱,而是说人死后,我们就被冻结在人类视野当中,我们也无法抵挡他们所做的各种解释。但是他的老师海德格尔说萨特过分强调了人的自由本质,所以滑向了主体论的人本主义。海德格尔说真正的人道主义并不在于主体性,不在于行动,不在于更多,而是要放弃主体的身份,在平静的思和让,在于更少,这才是人道主义。

他的这种说法也让当时沉迷于哲学和人类学的法国哲人如梦方醒。后来人文主义开始在法国退潮,继而转向无人的结构主义和后结构主义。读萨特的存在主义,解读加缪的作品,要和海德格尔的思想结合起来,也要和现象学结合起来,存在主义受到现象学的启发,现象学用想象描写事物,然后我们用各种方法将事物的表面描述出来,描述到最后,发现有一部分是一定存在的,那存在的东西就是事物的本质。所以存在主义者受现象哲学的影响,他们擅长把一般人的平常心理,细微微妙的变化,包括失望、难过、寂寞,进行细致放大、夸张式的描述,这就让我想起维科特斯说过的哲学让我们如何看待世界,哲学的研究研究的不是现象而是我们对现象的表达方式。

这个问题让我们想到大纲里的一个TOK问题:我们读文学作品是通过语言,但我们如何把握语言现象,尤其我们在解读《鼠疫》这样的翻译作品,我们是如何把握它的语言描述呢?

给大家分享一个故事,当时法语小组的老师居然把《局外人》从书单上撤掉了。我们当时很惊讶”怎么回事?这么好的作品,在学校这么受欢迎为什么会撤掉呢?”那个法语组的老师说:“你们看到的只是《局外人》描写的一些哲学道理和社会想象,并无法领受它的语言之美。”我觉得他说的是有道理的,因为我们读的是翻译版本。

《局外人》让他一举成名,后来到1947年,加缪的另一本书《鼠疫》出版,当时得到人们的疯狂追捧。两年就重印了20万册。刚才我也说了加缪的思想体系当中有两块我们必须要注意的地方,一个是荒诞理论,一个是反抗哲学。这两个东西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役后哲学思潮中的中流砥柱,同时它把荒诞引入人们的神秘形态和审美范畴,使他成为既兼备逻辑思辨能力,又有艺术创造能力的思想家,这是非常难得的。

他在获奖宣言上说的几句话代表他的态度,他的态度也折射到作品当中。他说,“确切的说今天的作家不应该为制造历史的人服务,而要为承受历史的人服务。这个世界充满了谎言和奴性,孤独的风槽到处疯长,无论我们每个人有怎样的弱点,作家职业的高贵永远植根在两条,第一拒绝谎言,第二反抗压迫。”

所以说加缪给了我们很多启示,包括人生哲学方面的,如何面对现代人生存困境,美学方面就是我们如何欣赏新的审美范畴——荒诞。在艺术形态上面,如何体现艺术的多样化等等。其实他的两大思想可以分作三步走,第一荒诞,第二反抗,第三人道主义,荒诞不是说他对人生给予否定的看法,荒诞是个体与世界共存的常态,用他的话说,荒诞不在于人,不在于世界,而在于两者的共同存在,眼下荒诞是结合两者的唯一联系。


P3:以《鼠疫》为例,谈谈DP教学中的小说阅读

高:《鼠疫》作为一个IB作品,着手操作可能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建议大家根据新大纲的指引,一步一步去做。大家知道新大纲中说了三个探究领域,这些领域可以看做是解读作品的评定。这三个领域其实面都非常宽泛,包容性很强,我们可以在带领学生阅读时展开相关的思考,因为每一个领域下面都有概念。

探究最终的目的,不仅仅是了解有什么内容,说了什么,人物关系如何,而是应该集中在作品本身,看看文学究竟是什么,作品的意义是怎么被建构出来的。

整个来讲有一个英雄化和去英雄化的讨论。对这个问题的发现实际上在我们通读作品原文当中才能发觉。还有文本的叙述风格,我们发现作者通篇文笔都特别平淡,作者实际上与其说在描写一个可歌可泣抗击瘟疫的过程,还不如说他在描述一些其实很不重要琐细的事情。

这方面的描述在作品里面非常多,比如说封城以后,城里的人们都在那里抗争。抗争什么呢?基本上城里的人都在那里无力地等待,听天由命,大家闲在家里没事干。一起在街头的咖啡馆里面,消磨时间,传小道消息,然后吃喝。这么一想,联系到《局外人》里的默尔索对他的描写,是不是他的身边也都是和生存、吃喝、性欲相关的琐细的事情。

所谓的抗击瘟疫这样的著作当中重大冲突和戏剧高潮的缺失,我们看不到重大冲突和戏剧高潮作者想由此表达什么思想?这可能又是一个值得我们大家考虑、讨论的问题。

另外结尾处作者为什么这样处理?其实并不是人战胜了病毒,战胜了瘟疫,是病毒在肆虐了一年多之后,自己消失了,自己躲起来了。尽管人都在那儿庆祝胜利,但作者说:多少年以后,可能病毒又会从哪个地方重新冒头,死灰复燃。这一切实际上都没有变化。这样的结尾是不是按照我们所一般理解的小说有一个情节的递进、情节的发展。情节是不是发展,是不是有了这种趋势,这都是值得考虑的。

这部作品的内容和文学特色是比较铬色的,和我们阅读的其他作品不一样。这些“不一样”必须要经过对文本的近距离接触和仔细的阅读才能够发现和体会,所以说文学研究的关键,在这个探索领域的关键就是发现异议,了解异议得以建构的过程不可能有表面的、现成的答案。

时间的关系,再和大家简单地说一下互文性。互文性在新大纲里是一个比较新的提法。它是三大探索领域之一,但其实它不是一个崭新的概念。在往年的IB文件中,一直强调在学习中要找到所学作品和其他作品的联系。某种意义上来讲,谈的就是互文性。

在这种联系的学习中,建立对一部作品的认识和理解。IB大纲、新大纲对互文性有非常宽泛的定义,把不同文本之间的联系都放在里面,包括纵向的、历史的传承,横向的同代的影响等等都是互文性。它的核心就是让我们把作品放在前后文关系之中加以学习,而不是孤立地进行。所以说落实互文性这个核心概念,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进行比较和比照。

我们老师记住什么是互文性就可以了,没有必要研究互文性很多深奥的文学理论。举两个例子,《鼠疫》这部作品和加缪的另外一部作品《局外人》的比较研究,就是一种互文性研究。在主题范围里,比如说在我们中国作家里,也有很多写灾难的小说,如余华的《活着》、老舍的《骆驼祥子》等。不同地区、时代的作家里,他们是怎么表现人类悲剧,又持有什么样的态度。在主题范围里,都给学生提供了很多互文研究的话题。


P4:通过对作品的学习,培养学生什么样的学习能力

蔚:其实新大纲的三大块为我们老师构造整个课程提供了三个维度、三个角度,但是我们千万不要把它进行机械化的人为的割裂,它是一个整体。这三大部分虽然各有重点,比如第一部分读者作者文本强调对文本的细读,读者、作者和作品之间微妙的复杂的关系,包括语言问题的接收。

另外时间和空间主要强调,像萨义德精益性和现实性的解读,如何和文化引进结合起来。互文性刚刚高老师也讲了,如何做一些作品的不同比较,这些都是从不同的维度给我们提供一些对作品的解读方法,但是千万不要把它人为地割裂开来,造成一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现象。

为了应付教学,为了帮助孩子们准备考试,因为IB考试有不同的时间点,老师可以在第一部分重点帮助孩子准备考试,但是从意识上一定要把它当做一个完整的东西。

回到刚才高老师说的互文性,加缪本身的作品就可以互文,比如刚才说的《局外人》和《鼠疫》,从情节、主题和人物塑造各方面,你可以看到种种千丝万缕的联系。从消极到积极反抗,从个人反抗到集体反抗等等。

只有通过解读不同的作品,才能对加缪的整体思想和他的写作意图有完整的了解。但是说到他的表达方式,就让人想到,比如阿来就说过,“文学为生存的理由就是语言,通过语言我们对材料进行构造和构思”。

王毅也说过,“鲁迅怎么看世界、《边城》怎么看世界、加缪怎么看世界甚至跟加缪同一时代的《等待戈多》怎么看世界。”大家都可以结合起来对这些作品进行反复解读,从中找出作者的不同风格,不同角度和思路等等,让我们对文学的作用有一个完整的了解。

接下来围绕IB的三大领域,讨论一下作业和审核。说到审核,主要考察如何理解,如何解读,如何诠释,如何分析,如何评论,如何组织你的思路,如何表达语言。说到底,它的每一门考试考察的都是这几个能力。老师需要考虑如何在课堂上通过解读这些作品,如何培养孩子的文本细读能力,文本与文本之间的联系和比较。

现在特别强调概念性理解。IB已经给出了几个概念性的问题。每一个探究领域里都说得很清楚,那么在教学的时候,就要有意识地引导孩子们对这些概念进行探究,然后在探究的基础上构建自己的思想。而不仅仅是对文本做一些机械性的,描述性的回应。

有的老师们经常问7分怎么得到。7分的气质很多是审美的气质和反思的气质。那么通过对这些概念性问题,尤其和TOK问题进行构架,孩子们的解读高度就和别人不一样。同时一定要对自己的思路进行整理,比如说口头评论和书面,中心点是什么,核心思想是什么,核心思想如何通过哪几层、哪几个面进行阐述的,层层递进,告诉老师,告诉考官。这也是我们特别注意的,而不是如何得到6分,如何得到7分。老师们应就这个能力,给孩子们提醒需要注意的地方,至于孩子们做得怎么样,就看他们个人的造化了。

还要特别强调的是,新大纲特别注重个人学习者档案的使用。因为它不仅仅是孩子们记录学习的东西,也是准备考核、考试的空间。那么作为老师如何引导学生对自己的阅读、反思、思想的构建、思想的修改进行一些记录?老师们在这方面可以做一些努力。

教师教文学课到底教什么,不仅仅是教如何拿到7分,如何应付审核标准,而是通过阅读,通过感受文学之美,就像汤德说的,我们如何就作品当中善的表达,通过对事物的美的表达来感受文学之美。通过感受文学之美对我们的生存环境,对我们的现实进行深度的反思和进一步的回应。这是我们要做的事情。


P5:通过这部作品的学习,我们对教授DP文学课的教师有哪些建议?

高:首先是这部作品让我联想到了文学课选书的问题。因为这本书现在有些学校已经选了,学生的作业已经递交了,但是这些学校其实不多,很多学校还没有。文学课的选书是非常重要的。这里面要兼顾到课程设计的起码要求,必须要求,作品的数量,作品的时期,地域和文体等,都要兼顾平衡。同时也得考虑学生的普遍文学积累和他们接受表达的能力。难度一定要适中。

对于平均水平比较高的学校,书单中诠释要适当,最好适当加入一些有挑战性的,复杂一点的文本,学生可以从中获得更多多样性的问题,多重角度的思考。如果只是读简单、短小的文本,比较好阅读,节约时间。但在另一方面,有可能这些文本的思想内容和话题含量,丰富性会有局限。学习过程有时候也会出现乏味.作品的长短其实不是唯一的考虑因素,比如加缪的《局外人》,海明威的《老人与海》,难度都差不多,但是内容、水平完全不在一个等级上,还需要考虑内容和思想的含量。

另外一本,也是法国小说《包法利夫人》,这部小说可能是全世界IB文学课跨语种使用频率最高的前十本作品之一。它虽然很长,但它的魅力到今天还是说不完。包法利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女人,到现在大家都没有定论。福楼拜说“每个人,包括他自己都是包法利。”刚才我们讨论到的互文性,《包法利夫人》这本书里有很多公共空间的描写,非常经典的一段就是市政厅广场那一段描写。在这个环境描写里充满了声音、光色,喧哗的、躁动的,是一种生命力的,有情欲的,罗道尔夫在这个时候跟包法利夫人调情,包法利夫人感觉到一种生命的宏大。

在《鼠疫》这部作品里也有很多有关公共空间的描写,如街道、办公大楼等。但是这些公共空间就像在其他作品里面,比如《局外人》,都是让人很不舒服的,尘土飞扬的,人们必须要流着汗的,这些是非常没有意义的空间。这种对比和描写实际上带着作者本人对待生活和生命意义的解读。《鼠疫》这本书,依我看就是丰富、多层面、复杂的作品。有条件的学校,水平比较高的考生,可以适当地接触,给他们一点点挑战自我的余力和空间。

第二个建议就是读书.希望我们的老师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应该踏踏实实地读原著。这句话听起来有些老生常谈,但现在很有现实性。因为我们现在处于一个大众阅读的时代,同时这个时代也是一个大家都挤在网上阅读小品文章、短评通讯文章的时代。

有人做过研究,人的大脑的分析能力,对复杂现象的把握和处理能力是和阅读的形式、种类紧紧相关的。今天很多学生,甚至老师和成人在网络媒体阅读中,已经基本丧失了长篇小说阅读能力。这不是耸人听闻,很多人很少甚至不读名著,已经成为一个普遍的现象。因为很多人读惯了短篇文章,他们很难有足够的专注力读完一本长篇,读完后面,忘了前面,这一现象非常要命。

从近几年IB考生的表现看,我们一直在追踪,一直在分析,可以说教学大纲的指引经过多期的发展现在越来越清晰,步骤越来越规定化、明了化。推荐作品的数量也在下降,总的数量也在下降。但是我们看到很多考生对作品的把握,议论的深度却不见得有明显的提升,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回归文本,回归阅读是IB学习质量可以保证的前提。请大家共勉。

最后,新IB教育大纲去年出台了。有趣的是,很多老师和学生对新大纲的学习解读的热情高涨热烈,反映了我们的敬业精神。但是有时候热情好像有一点过了;新大纲出来为课程提供了比较明晰的着眼点,也是对学习方法和学习过程的强调。学习者档案的建立、三个探究领域的推荐、以及对作品整个数量的调整和变化,都在往好的方向,清晰的方向发展。但整体来说新大纲对比旧大纲,其实不存在一个本质上的差别。并不是说新大纲出来了意味着一种完全不同的课程,或对学生的作业、产出有一种全新的更高的要求。

我们看看课程宗旨和目的,新大纲对宗旨的描述是十几年前的描述,基本内容和范围没有变化,比如说品读不同媒介、形式、时期,不同风格、具备文化特点的各类文本,培养听说读写四大点的技能,诠释、分析和评价技能,这些在我们十几年前的课程宗旨上都已经存在。这些基本面没有根本的变化,所以在讨论新大纲的时候,大可不必咬文嚼字,过量解读。对步骤和要求一定要清晰,一定要弄清,一定要认真阅读,该一目了然,该换成图形的照着去做,把着眼点放在作品的学习上,和文本深入、踏实的学习上。这是我们更应该花功夫的地方。

我见过很多老师和学生一起去讨论大纲中一些玄妙复杂的概念,反复解读,最后自己绕进去了。学生认真研究这个作品以后,研究精读,对作品文字信息的把握,这个功夫一定要做好。然后经过讨论,经过反思,做到言之有理、言之有据的回应表达出来。能够自圆其说,文通自顺、好读好听就挺好。

另外这些年的IB实践实际上产生了一大批有经验的老师,丰富了教学的实践。整个IB中文教学上了很大的台阶。但是我们也要有一种警觉,或者说自我警惕,在这个过程中产生了一大堆躁动化的操作和所谓的教学的捷径摸索。比如我们在每年的评估当中看到了这样的现象,有一大批语言能力很强的学生,文字书写功底很强的学生,在评估中却不能取得很高的分数。原因可能各种各样。但是这种结果和一种操作性的,拼接的、刻板的应试化教学或者学习过程可能不无关系。

如果把一些表显的知识放在考试准备上,有时会出现明显的牵强和难拧的现象,这种事情其实俯拾即是。比如我们帮助学生,帮助学生应付不同的文本,教会他们一些固定的程式化的应对,看到作者用第一人称的叙事口吻就说拉近了读者和作者之间的距离。我们讨论作品出现了次要人物,就要分析次要人物的存在是不是为了烘托主干。

《鼠疫》这部作品里面有很多出现不多的人物,比如记者朗贝尔,科塔尔等,他们的存在是为了烘托里厄医生吗?这样说能不能解释得通,可能我们都要重新考虑。说到小说的主要人物、次要人物就一定要推动情节的发展。一定要推动情节的发展吗?《鼠疫》这本书里的人物矛盾是什么?情节有发展吗?反而它的情节是平面的、没有发展的。这都是可以讨论的。对这些问题的了解,思考是我们回归文本、回归文学研究最核心、最关键的问题。要通过对具体创作作品的研究,才能发现和解答有意义的文学的定义是如何建构的这样一个学科根本的问题。这样做其实才能对学生,对他们的未来有更好的帮助。踏实、坚实、诚实的文本阅读才是学生实际应用,得到更多收获的不二法门。


P6:总结

蔚:回到一开始提到的哈罗德布鲁诺说的文学批评的三个原则之一,审美光芒,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定性。无论是我们审美也罢,文学教学也罢,都是应该坚守的维度。我们读文学作品,不仅仅是对文学细节、文学技巧上,文学效果上分析,同时也是哲学层面,概念化层面的探究。如何把两者结合起来变成一个真正的审美活动这对于我们老师是一个挑战。

老师的高度,老师的格局,老师的气质决定最后学生的高度、学生的格局,学生的气质。最后你可能对大纲就像刚才高老师说的进行过分的解读,对那些抠字眼进行不厌其烦地探究,但是你的孩子辛辛苦苦写了很多纸,把所有的东西,记的东西都写在考卷上,但不一定能达到一个好的效果。顶多是5分,最好是6分的水平,绝对达不到7。

如何取得高分呢?首先就是语言表达,这种表达不仅仅是我们读文本的时候看作者怎么表达,我们学生们在表达的时候也要考虑如何下笔,如何掌握语言节奏的。跟这个相关的是思路构建的问题,思路一定要清晰,条理清晰,写明探究性的对象,探究性目的等。

我们重视哲理的深度、概念化的操作,但千万不要忘记毕竟是文学,文学是一种感性的审美,在很多方面。我们必须要把情感和理性结合起来,这也是我去年在讲座上倡导的现在过分地把概念性教学变成了机械化的手册式教学, 这是一个非常危险的现象。千万不要忘了我们教书还是育人。人和文,这两者我们一定要保持一种平衡。文,知识有了,概念有了,理性有了,回到如何通过阅读作品让孩子认识自我,认识世界,认识我们现在这个不断变化的世界。所以我们千万不要让孩子,举一个不恰当的例子,哈娜说的,不要用“平庸之恶”,只是对文学作品细节的、琐碎的具体知识层面复述,而一定要有思考表达的能力。

另外,我们一定要注意诚实,和我们今天访谈的主题一样,加缪塑造的《局外人》的主角是一个诚实的人,他自己也是一个诚实的人,我们教学也一定要诚实。这些是没有捷径可走的。我们一定要在整体性、多样性、自主性、责任性把握住以后,思考如何搭建一个合理的教学大纲、教学课程。

顺便说一下,去年我们建立CAEA,中华国际教育者协会的宗旨,就希望通过这个平台老师们务实、平实、诚实地探究。在现代新形势下,我们如何看待教育,如何应对教育的挑战,如何让我们自己在一个新潮流后浪不断拍打前浪的情况下永远与时代共进,在教育行业里担当起教书育人、培养情感、培养我们学生的伦理价值责任,这是我们应该做的事情。


P7:互动问答:如何区别分析和评论?

高:分析重要,评论重要,分析和评论都重要。把它放在我们刚刚说的“互文性”角度来讲,品读一个作品,第一层面我们需要知道它的文本风格内容和文本特征,在这个基础上进行发挥,加上语言结构、适当的表达,这是基本要求。

我想强调的是,我们过去的考卷里比较多的现象是学生对文本信息的把握技能,他们把讨论的方式、方面基本上留于一种平行介绍,各说各话,没有把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放进去。学了两年IB了感觉不到学生曾经有过围绕TOK的批判思维,看的更多的是跟着说,对文本进行包装、介绍的功夫数一数二,但是说出自己的观点进行有效的评论,并且能够在文本中找到原因,分析以后找到例证来支持自己的观点,输出文学批评语言还有很多需要提升的空间。


P8:结尾

闫:非常感谢高老师。感谢两位老师今天与我们的分享。在座的老师们,希望大家能通过这次读书活动,秉持对学术,对作品,对教学,对人对事诚实的态度。非常感谢大家今天的分享与参与。我们到这儿就结束了。再见,再见!


“沧海横流,危机时方显英雄本色;

满街寻网,平凡处尽现名师品格;

汪洋万言,言谈中绽放大师风采。

一堂课,一本书,千人参与,

环球同此凉热!”

                                    ——闫潞霞校长

Tags